五月天言情小说 > 诱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天 黑夜

第 22 页

 

  花了许多年,他才恍然顿悟,他想摆脱的,不是卑贱如泥、任人轻视的身分,而是无边无际的寂寞。

  那个带着笑的美丽女孩,以温暖掌心拉住母亲的同时,也握住了他的心,他潜意识里知道,这女孩会疼他、宠他,包容他的一切,以那双手,温暖他冷寂的心。

  自始至终,他想要的,只是一个家,一个女人全心全意的似水温柔。

  无关名与利,真正打动他的,是用一支棒棒糖来讨好他,羞涩的少女纯情。

  是她纯净无伪的情意,让他的心比化在嘴里的糖更甜腻。

  早在他意识到之前,他已爱上她,比自己以为的还要久。

  【全书完】

  后记 楼雨晴

  这是一本恋爱进化史,完毕。

  明明九个字就可以说完的重点,我到底为什么拖拉了十个章节?(泪)

  好吧,要短话长说也不是不可以啦,反正杂念兼长舌是晴某人的长项。

  这本书,从女主角十八岁写到四十岁,整整二十二年光阴都与同一个男人纠缠在一起,而且不是动不动就十年后、二十年后的跳跃式写法,而是一年、一年地交代过程与演变,堪称晴姑娘写过有史以来发展过程最长的一段恋情,直到写完,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办到了,杰克,这真是太神奇了!(路人甲:恭喜你,珍妮弗)

  不可免俗,还是要聊聊本书二、三事。

  首先,晴姑娘自己自首,这本书与之前出版的书有一点点关联性,一、两处小bug会兜不上来,好啦,我自己诚实招供,杜大小姐根本不在我的写作计划中,之前提到的并不叫伏笔,而是随笔……所以后来做了一些情节上的调整后,很明显就有些小出入了,这点请各位见谅,我知道错了,我有在忏悔,真的!(跪)

  另外要与各位分享的是,这本书晴姑娘稍稍改变写作习惯,记得我的新宠——十吋小笔电吗?从这一本开始,晴姑娘偶尔会抱着它到安静的茶坊、复合式餐厅等地方写稿,有时写累了,会停下来喝喝我的下午茶,观察周遭来来去去的人、事、物,这当中,我留意过正在相亲的男女,听他们介绍自己,也见识到什么叫“媒人嘴,胡蕊蕊”,男方抓准时机退场,让媒人有机会问问女方意愿,小小增广了一下见闻——喔!原来相亲就是这样啊!

  另外,也不小心听到前方桌位,为了金钱问题而让婚姻陷入僵局的家庭纷争,每一分钱都要斤斤计较,夫妻目前似乎是走向协议财产分开制,因为女方实在太激动了,晴姑娘又不小心听到几句:“我完全感觉不到他对我还有爱,这样我跟找个室友有什么差别?”

  我真的没有意思要窥探这类太私密的家庭问题,但是那个下午,断断续续的对话一直飘进耳里来,让晴姑娘一直静不下心来写稿,内心感触好深——婚姻哪!要经营它,真的不像我们未婚男女想象的那么容易,它有的时候一点都不浪漫,还现实得教你心里会挫两下。(我、我现在正在写婚姻里的爱情故事啊,大姊!你这样我怎么有心情风花雪月下去,呜……好幻灭)

  然后,也遇到过几次一群年轻男女替朋友庆生的画面,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是听到某寿星说:“我第一个愿望,是希望圈圈能吻叉叉,要舌吻!”

  (晴某人来补充一下,圈圈与叉叉都是男的,不确定是被恶整还是本来就是情侣)

  再然后,第二个愿望更傻眼,好像是在某男生脸上涂奶油,希望某女生舔干净。(这一场领衔主演的男主角好像是上一场的其中一个,不小心戳破了晴姑娘对前一对唯美BL情节的幻想)

  那个……寿星啊,你究竟是太爱他还是太恨他?我都看不懂了。

  最巧合的是,当下晴姑娘的写作进度刚刚好就是进行到男主角千里迢迢去替女主角庆生的阶段……是有没有这么巧啊?

  于是,本人自行发挥想象,把这一段唯美化后写了进去。

  我就说写稿期间最好把我关起来与世隔绝,不然我真的很容易把所见所闻写进去啊!也因此,连我们副教授过去的伤痛历史都不小心被我出卖了(反正他看不到)。

  出卖在哪里?嗯……拔智齿那段。

  说实在,拔智齿这种事,真的是因人而异,晴姑娘在拔时,觉得其实还好,是心里想象的恐怖感多过实际承受的痛,两天就能正常进食。我家小弟就不一样了,好像是长歪了还是怎样,拔完还得缝个几针,脸肿得像面龟不说,还有点小发烧。

  而四十岁的男人拔智齿更惨,至少在我看来还满惨的,当了几天面龟,讲话小漏风,看起来颇狼狈,平日为人师表的威严幻灭光光,隔一个礼拜再来上课,居然还在讲话咿喔……(叹息,老人家,您的复原能力好慢)

  最后,书中所提的珍珠奶茶锅,晴姑娘是真的吃过。那回跟朋友去,一次见识到奶酪锅、黄金锅、豆浆锅、椰汁奶香锅以及珍珠奶茶锅等字眼出现在Menu上,当下真的怀疑过它是写来唬人的(少见多怪的某人),然后我们这些人又都太俗辣了,只敢点正常一点的咖哩锅、珍奶锅、香茅锅、西红柿锅……最重要的是,它是专攻学生族群,价位都超平价的,一百元出头就可以吃到饱,我个人是觉得物超所值啦!

  据说北部也有传说中的珍奶锅,下次去台北一定要去给它朝圣一下。

  最后,这本恋爱进化史各位请慢慢享用,我们下回见。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